疫情所致低利造成房市熱潮,市場再提政府打房政策必要性,回顧台灣央行在2010年曾施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,並未在當時成功抑制房價,直到房地合一重稅上路,如今在一、兩年轉手得課35~45%的房地合一稅制,再搭配特定熱區、購置多屋無法貸款優惠,以及限制貸款成數、利率,可預見市場信心與買賣房產獲利空間都將受到衝擊,然是否為疫情影響總經現況下可行之路?全球編本期就此來回顧與展望一番。
今年因疫情所致低利救世,引起房市投資熱潮,回顧國內房地產歷史,在2011年之前,政府對於不動產市場加碼利多政策,包括購屋利率優惠、土地增值稅減半,降遺產稅率至10%等,加上當時房屋與土地稅率也低,拉抬房產世襲與轉手高獲利報酬,一路推升之後五年房價飆漲,還有地方興利建設的錦上添花,像是北捷、高鐵、桃園航空城等,如台北市房價相比過去都見倍數成長,桃園市也有至少六成的漲幅,雖然2015年宣布房地和一實價課稅隔年上路,重稅來臨出現明顯的「投資潮退,自住者現」的轉折,房市價量開始出現盤整,不過在建商成本物價齊漲,但買房者薪資不漲的情況下,民眾未感受明顯房價降幅,也凸顯房價的向下僵固性,所謂住者有其屋的理想世界恐都是泡影。
論及房價漲幅最兇的台北市,2001年之後開始出現衝破平均總價千萬行情,主因不脫當時政黨輪替,國內經濟市場面臨重大利空,政府有意刺激經濟,成功推動房市走揚,走升至2008年二次政黨輪替,房市更飆漲來到平均單價八字頭,平均總價也破了兩千萬,已是30年前的快20倍之多。
房屋交易稅率低 選擇性信用管制效果有限
市場目前重提選擇性信用管制,2010年中央銀行推出第一波信用管制,一直到2016年初一共四波,不過這四波的房市信用管制在交易稅率計算基準過低下,影響效果有限,房市價量在2010到2014都一致走升,且特別是信用管制直指的豪宅與北北桃區域房市都相當火熱,不過當時的全球經濟投資風過熱,演變成之後金融風暴與歐、美債務問題,台灣小島難敵這股經濟起伏,或許信用管制起碼沒有讓台灣房市走向泡沫,仍有微幅抑制的功能。
史上最強打房政策 房地合一實價課稅
事實上選擇性信用管制對於房市的影響,仍不及2011的奢侈稅與2016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的實施,兩者都在於針對投機性短期炒房制訂,特別是後者基於國內房屋交易的稅率計算基準偏低,實價課稅需直接以獲利所得課徵,且鎖定六年內買賣課徵較重稅額,像一年內交易就會被課徵45%的稅,在宣布實施的前一年(2015)即已造成房市買氣冷凍,2016實施後,更令當年房屋移轉量能僅24.5萬棟,創下史上新低。
之後幾年房市窒息的交易量能,也包括國內總體經濟未真正復甦,市場投資者寡,加上兩岸僵局,投資資金較難預見台灣未來政經發展走勢,影響整體國內包括不動產在內的各類投資產品的資金投注,且房地合一稅制一掃過去投機炒房熱潮,自住自用買盤為王,過剩的非自住房產都讓房市轉走冷靜。
房市熱潮再起 選擇性信用管制效果今非昔比
其後政府對於房市態度丕變,不若過去強硬,像是央行放寬信用管制、豪宅稅路段率加成計算調整、房貸利率穩定偏低,或是部分縣市公告地價走降等,而在房市適應了房地合一稅與房價透明化後,移轉棟數上也逐步回溫,今年則在疫情影響下,全球量化寬鬆,央行也大幅壓低利率,市場游資過多,找不到穩定投資標的的資金都轉向不動產,加上銀行的優惠房貸方案助攻,房市再起熱潮,預期政府態度仍走觀望,交易市場熱況持續。
惟房市稅法今非昔比,在房地合一稅下,重啟選擇性信用管制的效果將加乘放大,如今也有如囤房稅等現行稅率可由各地方政府嚴格實施,又或是在實價登錄上要求如預售屋限期揭露交易價格等方式,端看政府是否有意出手干預。